刚刚写完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和回顾,看了一眼微信待添加的几十个联系人,和上周过期的几十个联系人,想着正好在整理通讯录的联系人,或许应该继续聊聊这个话题。

写在前面

之前写过两篇相关的内容《只聊感情,不聊技术(一)》、《致新朋友:为生活投票,不断寻找更好的朋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移步。

这一篇文章的关键词是**“拒绝”、“清理”、“屏蔽”、“分配注意力”、“线下小聚”。**

先聊聊最简单,时间收益最大的 “拒绝” 。

拒绝无效的“好友申请”

在之前的文章里,有一个章节分享了我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好友申请”》的看法。

如果你采用了相同的方式来处理来自各种比较杂的场景下的好友申请,那么你应该也能够节约大量时间来处理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包括并不仅限于和更开放、讨论话题更清晰、明确的同学沟通,和朋友线下吃饭小聚。

毕竟,处理好友申请其实需要花不少时间,除非你只想通过好友申请,让自己联系人的数字“无效+1”。

除了能够有效控制联系人数量膨胀之外,还能够得到明显的好处有

  • 你能够从朋友分享给你的朋友圈里,看到很多有趣有用的内容,能够看到一些特别令人开心的瞬间,人生角色转变,学业、事业和兴趣爱好达到了新里程碑,或者打卡了特别有趣的地方。
  • 你发朋友圈,可以真的在向朋友分享:有用、有趣的技术内容,你的个人所见所感,而不需要顾虑太多。

发一条带有 LBS 定位的朋友圈,约个朋友陪你吃饭聊天,叙旧排解忧虑之外,还能聊聊技术、一起展望或者达成有趣的合作。除此之外,你还有可能看到正在需要帮助的朋友,以及适当的伸出援手。

就个人上半年实践而言,大概至少有十几次合作是和朋友在线下聊天达成的,而非大家坐在会议室里你来我往的“商务沟通”。这里面新朋友的比例并不低,当然更多的还是老朋友,相比较盲目的“接受”,有筛选的朋友,虽然“慢一些、少一些”,但对于我来说,可能是“最快的方式”。

“你愿意相信TA,也愿意帮助TA,也愿意相信和接受TA的帮助。”

整理你的通讯录

整理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你能无负担的在朋友的圈子里分享你的所见所闻,另外一个是你之前文章《只聊感情,不聊技术(一)》里提到过的,更多的把你的时间花在值得花的人身上。

就个人实践来说,最近几年粗略估计,应该删除了大几百号甚至近千位无效的联系人。目前来看,好像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技术成长更快了,周围的朋友氛围也更好了。

我相信你的通讯里一定也会有一些人的设定是 “仅聊天”、“不给TA看”,就“正态分布”角度来看,我也一定会在某些人的列表里是这个状态。

通讯录里那些看不到你状态的人

这里有几种状况,我们从接触时间和社交深度来看,可能会有:

一次性、低频性质的临时联系人。

比如:吃饭或购物场景的卖家开发票加个联系人、遇到问题时添加的某个产品的客服售后、你的小区物业和维修师傅、以及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中介。

一次性、有朋友引荐的非常陌生的联系人。

比如:朋友临时推荐的联系人,对你并不了解,你也不了解 TA 的,大家都是看在朋友面儿上添加的彼此,可能约了合作,但后会无期的那种。

你不知道他的真实状态、机缘巧合添加的人。

比如:因为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话题,偶然添加的联系人,但是他对你的可见状态是 “-----” 或者 “空白的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可见,你无法判断这个人的具体情况。

高频,但简单的事务性的联系人。

比如:各种上下游的联系人,有保持沟通的必要,但没有深入沟通和了解的必要性和兴趣。

曾经有交集,但渐行陌路的人。

比如:曾经有过一些合作,但因为工作变动或状态变化,你们走的越来越远。这里包括,曾经因为在一起工作,碍不住面子添加的人,可能你们都没有什么合作,甚至你可能知道或感受的到 TA 对你不甚友好,但是大家在一个团队里嘛。

合作中出现分歧甚至是闹了不愉快的联系人。

最后,还有一种可能,合作中出现分歧甚至是闹了不愉快的联系人。你接触的人越多、接触面越开,遇到有问题的情况的概率就越大,不论你如何防范,总有防不到的。

前几年我有过一次宝贵的踩坑经验,虽然对方全额退款并赔偿了一部分服务器费用,但也影响了我们的原本计划。除了联系律师事务所采集证据和固定证据之外,这个联系人也可以关闭掉查看你的动态权限,姑且留着。

山高水长,看看谁在和他合作,大概就知道哪些合作方要额外留神了。

清理不必要存在你通讯录里的联系人

结合上面的常见情况分类来看,“仅聊天”的联系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可以删除掉的。

  • 未来如果有“合作”,是必要的合作,那么未来也还会添加好友的,或者起码你们会在一个群里。
  • 在交往过程中,你对于其是公开状态,别人对于你是设防状态,就个人实践而言,大概率你们转变为熟悉的朋友、知己会路途艰辛一些(概率比较低)。

除了基于客观情况的判别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可以建立在主观倾向的选择。

比如,从我的文字和以往的写作内容就能看出来,我不喜欢单纯的流量内容营销、所以相关的“偏营销的人、纯粹的媒体”,如果不是朋友特别介绍、或者明确的项目合作、或者机缘巧合,我不会通过好友,不需要添加好友后再告知别人,道不同,让申请消息慢慢过期的软拒绝可能是最礼貌的回复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有趣的状态,你的联系人对你的预期,或者叫“人设”是固定的,大概率不会产生朋友关系的转变。那么这样的联系人,除非会有明确业务合作,不然这样的“大佬”、“不错的工程师”、“前同事”也是没必要维持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嘛。

额外需要提防的案例

在我公开个人信息,并开放添加好友之后,也有过非常多的骚扰。

包括 “使用虚假的名字和工作单位” 来添加好友的人,有一些是经过时间变化,你偶然发现你备注的人名和群里的人名对不上了。

其中有四位同学单独找我解释他们的名字的故事,比如身份证和实际工作中大家如何称呼他,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但也有一些,在你发现他们是虚拟身份之后,选择直接删除好友逃避或者假装不知道,哪怕你引用了最初你们打招呼时的介绍内容。需要坦然接受每一种可能性,来保护你的群聊氛围。

除此之外,还遇到了个别的故意使用假名来添加你,但在各种地方的公开记录是另外一个名字的好友申请,甚至还在帖子里留言问,“为什么不加我呀”,无需推测他想要干什么,私信回复拒绝理由,希望他能够知趣即可。

分配你的注意力

大家平时都很忙的,有很多朋友分散在天南海北,也有很多朋友天南海北的飞,互联网时代的朋友维持,最简单的事情,莫过于“点赞之交”。

这里的“点赞”,包括文本、语音,以及 IM 或者社交平台上的 “Like” 交互。

但是,如果你每一条、每一个人都这样点赞,可能除了浪费你的时间之外,能否真的传达给对方,你喜欢对方的态度或内容,可能很有限。

所以,在执行完上面两步之后,你的联系人会变的相对少一些,你有更多时间,来筛选和区分,你的朋友那一条内容是真的期望和值得点赞,你点赞后,他会开心的。

就个人实践来说,我不会给每一条看到的内容都点赞,点赞代表了我非常认同倾佩,或者恭喜,或者感兴趣的内容。有一个我也在探索和思考的事情,如果你经常看到一个对谁的内容、不论什么话题内容都点赞的人,会不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呢?

可能暂时的,随缘的点赞(偶尔翻开朋友圈看看),叠加相对有选择性的对一些内容话题点赞,会更好一些。

最重要的线下小聚

个人观点,你的网络好友能否变成天长日久的朋友的催化剂,是线下小聚。

线下和线上不同的地方有很多:

  • 去掉了网络滤镜,网络除非都是语音,不然很难用文本准确传递情绪和你的习惯,难免出现误解
  • 因为沟通成本更低,你们的心里距离更近了,彼此更放心对方,愿意成为真的盆友
  • 因为相对知根知底,大家可以一起吃喝玩乐、排忧解难,彼此合作互助。
  • 线下还能够聊出来很多即时的合作或者你原本根本不知道的朋友的“艺能”,有趣的结合点会特别多。

我试着回忆了今年上半年和群里同学、网上朋友面基的次数和后续有合作交互的次数,发现数字比我想想的要多的多,合作次数亦如是。

当然,能够仅距离观察彼此之后,你会发现许多可能网上看不到的缺点,但应该问题不大,因为:如果他是你的朋友,你拿他当朋友,你是会愿意包容这一些的。

这部分我的观点和之前的文章没有变化,所以引用之前的内容偷个懒:

所以,寻找积极、友善的人做朋友就十分必要。

关于“友善”有一些有趣的细节,可能只是出于修养,而非对你的认可。在前一阵和心理学背景的新朋友的沟通中提到的“人格面具”相关的理论,或许可以科学的解释这个事情,甚至会改变你对于“不友善”的解读:“不友善”是因为行业缘故更多些,还是只限于你。

如果你遵循这个理论继续探索,能够看到一些不同行业的人的特点,以及发现不同的人群交往过程中,确实会有比较明显的优点和比较容易碰到的交往过程中的瑕疵。

当然,这并不重要,因为“金无足赤,白璧微瑕”。不光是要能够欣赏朋友的优秀,也能够真正理解朋友的不足,也是朋友关系能够更进一步的必经之路。


未完待续

–To Be Continued